9月16日,第十八屆“漢語橋”世界中學生中文比賽在天津師范大學啟動。昨天,來自世界五大洲102個國家的119名參賽選手在過橋賽中互相比拼,爭奪進入下一輪比賽的30個名額。大家走進天津美術館,在演講競技與非遺傳習的交織中,開啟了一場語言與文化的深度對話。
昨天的天津美術館“東方雅韻·遇見津彩”天津文化遺產展廳,不僅是此次選手們的比賽現(xiàn)場,更成為各國青少年走近中國非遺的第一課堂。在南側演講區(qū),大家以“追夢中文,不負韶華”為主題,用流利的漢語講述自己與中文的故事。當17歲的威爾士女孩麗麗現(xiàn)場與大家聊起《城南舊事》,大家也在她的深情講述中,感受到了那份跨越國界的情感共鳴。
而在展廳北側,另一番熱鬧場景正在上演,泥人張彩塑、天津葫蘆制作等體驗,讓選手們在觸碰間感受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的溫度,在創(chuàng)作中領悟東方美學的匠心獨運。楊柳青年畫展臺前,來自美國的陳安心一邊用棕刷蘸取墨汁刷在刻板上,一邊興奮地說:“我以前只在視頻里看過中國年畫,今天自己拓印出來,更能體會這項技藝的獨特韻味。這幅作品,是我此次‘漢語橋’之旅中收獲的最珍貴的中國禮物?!?/p>
比賽之余,選手們還沉浸于廣東會館與古文化街的文化體驗。大家在扁擔戲的木偶動作間、在京劇的唱念做打中,用眼睛、耳朵和雙手,感受著一個立體而生動的中國。
“本屆‘漢語橋’在總體設計上圍繞‘閱見天津、閱見中國、閱見未來’主題,特別注重文化沉浸和體驗的融合。”世界漢語教學學會會長鐘英華介紹,今年的過橋賽、晉級賽不僅考察選手的語言文化表達能力,更通過城市漫步讓選手縱觀歷史文化,感知都市科技與現(xiàn)代化發(fā)展成就,通過見人、見事,在真實場景中感受魅力天津、魅力中國。
“中文讓我們走近中國,而‘漢語橋’讓我們走進了中國?!边@一天,119位年輕人不僅在比賽中挑戰(zhàn)自我,更在楊柳青的墨香、泥人張的彩塑、古文化街的底蘊中,體驗了“河海津韻”,感悟了“文化中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