秋意漸濃的北京,胡同青瓦染著暖陽,京郊山林綴滿彩葉,恰逢“京秋拾光攝影大賽”開啟,正是賞秋出片好時候!
推薦這幾個特色旅游休閑街區(qū)和京郊賞秋打卡點位,不管是去休閑街區(qū)拍人文感的古今碰撞,還是去京郊定格秋日限定的風光,都能美美出片!
特色旅游休閑街區(qū)
東城區(qū)五道營旅游休閑街區(qū)
融合老北京韻味和現(xiàn)代時尚,多家創(chuàng)意小店,富有文藝氣息。
1. 五道營胡同26號福頂咖啡露臺
三層露臺能俯瞰整條胡同,傳統(tǒng)青瓦屋頂盡入眼底,遠處可望見雍和宮的建筑輪廓,拍攝古今同框畫面韻味十足。傍晚夕陽余暉下,是拍攝光影和剪影的絕佳時機,秋高氣爽時視野極佳。
2.五道營胡同與雍和宮大街路口
五道營胡同盡頭就是雍和宮,站在路口,可拍攝雍和宮莊嚴的紅墻金頂與馬路上來往的車流行人同框,古今對比強烈,敘事感滿滿。
西城區(qū)北京坊旅游休閑街區(qū)
位于大柵欄歷史文化保護區(qū),是融合文化商業(yè)、旅游于一體的城市新地標。
1. Page One書店三層
書店三層擁有巨大的落地窗,正陽門箭樓可作為背景與室內(nèi)環(huán)境形成古今交融的獨特畫面,秋高氣爽時,窗外天空通透,視野很好。
2. MUJI酒店屋頂露臺
在此露臺可以俯瞰皇城風貌,遠眺正陽門及中軸線景觀。秋季天高云淡,能見度高,是登高望遠、拍攝開闊秋日京城景色的絕佳位置,適合拍攝大場景的風光照片,可將中軸線上的秋色與古典建筑一同納入鏡頭。
西城區(qū)楊梅竹斜街旅游休閑街區(qū)
完整保留北京老胡同肌理,并融合多元化新業(yè)態(tài)。
1.Soloist獨奏公司二樓
二樓陽臺正對青云閣,是俯拍楊梅竹斜街全景的經(jīng)典機位,能將連綿的傳統(tǒng)青瓦屋頂與天空一同納入鏡頭,展現(xiàn)胡同秋日的明朗與開闊。這里也是拍攝人像與古建筑同框的絕佳位置。
2.模范書局門前
模范書局所在的建筑保留了民國風情,灰磚墻別具特色,古樸的建筑細節(jié)適合拍攝歷史感或古今對話感畫面。
朝陽區(qū)798旅游休閑街區(qū)
中國當代藝術(shù)核心地區(qū),北京文化名片和國際藝術(shù)交流窗口。
1.Underneath Vintage外墻
紅磚墻搭配破舊英文字體,滿墻綠植點綴,復古味和藝術(shù)氣息超絕,秋天綠葉轉(zhuǎn)黃后,復古感更濃厚,不用刻意找角度,就能拍出文藝感畫面。
2.紅磚墻
老廠房改造而成的紅磚墻體,自帶復古與現(xiàn)代碰撞的質(zhì)感,秋日光影下隨手一拍都是故事感,用植物作為前景拍攝墻面,磚墻的質(zhì)樸與秋日的靜謐相結(jié)合,無論是表達懷舊、文藝還是略帶慵懶的情緒,都非常出片。
石景山區(qū)首鋼園旅游休閑街區(qū)
集工業(yè)風、科技感和文化體驗于一身的文旅休閑目的地。
1.群明湖東岸
群明湖東岸正對百米雙曲線冷卻塔,落日時分的光線能直接照射塔身,使其呈現(xiàn)出暖橙、金紅的漸變色,湖水倒映出塔身與天空,形成“雙生景觀”,工業(yè)的冷峻與落日的溫柔在畫面中完美融合,張力十足。
2.香格里拉酒店東湖北岸
這里是拍攝冬奧遺產(chǎn)“雪飛天”滑雪大跳臺的黃金視角,可以將跳臺的S型流線和湖水一同納入鏡中。秋日空氣通透,光線柔和,上午拍攝畫面干凈清新,傍晚則暖光染紅跳臺鋼結(jié)構(gòu),與遠處高爐呼應,凸顯線條美與溫度感。
門頭溝區(qū)檀谷旅游休閑街區(qū)
依托自然山水打造的“城市山居”慢生活目的地,時尚潮流與自然山水契合。
1.慢閃公園彩虹滑梯
鮮艷的配色和充滿童趣的曲線造型,巧妙地融入在草坪和小木屋之間,陽光映襯下仿佛山谷中一道快樂的彩虹,秋季光影下,極具夢幻色彩。
2.膨來仙島·山谷茶庭
藏于公園深處的避世茶空間,在這里點一壺茶,靜聽溪流禪音,能拍出意境幽遠的秋日照片,極具東方美學韻味。
京郊絕美賞秋打卡地
龍門澗峽谷
位于門頭溝區(qū)清水鄉(xiāng)燕家臺西北側(cè),有北方罕見的喀斯特峽谷地貌,澗內(nèi)溪流清澈,奇峰怪石,隨著秋季來臨,峽谷兩側(cè)的樹木色彩會逐漸變化,漸變秋色與奇峰怪石在水中的倒影、苔蘚巖石、一線天景觀、秋日林間小道等都是出片好地方。
野鴨湖國家濕地公園蘆葦棧道
公園內(nèi)部的蘆葦蕩是取景絕佳地,傍晚時分,夕陽灑在大片蘆葦上,氛圍感十足,非常適合拍攝逆光、剪影等。
十三陵國家森林公園蟒山景區(qū)
北京面積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之一,秋日黃櫨、元寶楓、火炬樹等將山巒渲染得五彩斑斕,登高俯瞰,景色壯闊。走上蟒山古道或彩繪長廊,可拍攝林間秋色,山頂觀景臺可遠眺十三陵水庫及層林盡染的壯闊秋色。
南海子公園
北京最大的濕地公園之一,秋日可拍攝銀杏、蘆葦,以及麋鹿與秋景同框的獨特畫面,充滿自然野趣。北門蘆葦蕩超級出片,拍麋鹿、孔雀可去文化橋上,機位絕佳。
銀山塔林
明清時期的“燕平八景”之一,銀山直插云霄,17座歷代名僧的墓塔佇立,歷史感撲面而來,從正面或側(cè)面拍攝,古塔與山林一同入境,超有質(zhì)感。塔林廣場后的登山步道向上,第一個亭子可俯瞰拍塔林全景。晴天日落時分,光線柔和,古塔氛圍感更強。
丫髻山
道教文化圣地,古建筑與自然風光融合,在山頂利用建筑的紅墻、琉璃瓦、飛檐斗拱作為框架或主體,搭配遠山背景拍攝,氛圍感十足。清晨或傍晚光線柔和,適合拍攝建筑和風景。雨雪或云霧天氣,更容易營造出蒼茫之感。
尖巖村北山棧道
一條人少、視野極佳的木棧道,可俯瞰密云水庫,拍攝上帝視角的水庫景觀,秋天山林間色彩斑斕,棧道本身也是一道風景線。
水峪村
明清古村落,村內(nèi)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、磚雕、木雕都精美絕倫,滄桑感十足,非常適合拍攝古樸質(zhì)感的照片。
好景難得留住好景的鏡頭更難得。趁著秋高氣爽帶上相機去捕捉靈感把北京的秋意裝進鏡頭。